中学生时看过的电视广告使我想到了的事儿(中文)
以下、中作文の練習。拙いのは分かっているのであまりネガティヴなクレームはつけないでください。
我记得中学生时看过的一个电视广告,是三得利(サントリー)威士忌的。当然我当时不可以喝酒。但这个电视广告的影像、音乐、旁白配合得很好,所以我印象很深。
这个电视广告拍了中国的山林。山峰巍巍峨峨,森林幽幽静静,好像神仙住在那儿,美丽的风景使我觉得很安静。旁白用汉语朗诵有名的唐诗、李白的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。“一杯一杯复一杯”,这句话的声音特别留在了我的记忆里。这样的风气有一种“东洋”的趣味,可能触发了我独特的情感。
响在背景的音乐是古斯塔夫•马勒(Gustav Mahler)的交响曲《大地之歌》(Das Lied von der Erde)第三乐章〈青春〉。我看了这个电视广告以后买到了马勒《大地之歌》的光盘,是我第一次买的。这支交响曲由六支歌曲组成。《大地之歌》是马勒作曲的第九号。但是他害怕“第九交响曲的倒霉事”(有名的作曲家,比如说贝多芬[Beethoven]、舒伯特[Schubert]、布鲁克纳[Bruckner]等等,他们一作好第九交响曲,就死了),没有给《大地之歌》编号。第三乐章的旋律有舒舒展展的风趣,我很喜欢。但是第六乐章〈告别〉的旋律阴阴沉沉的。听说马勒说:“如果听这支曲的人自杀了的话,我不可以引咎”。他作的旋律有时候响得悲悲凉凉,跟年轻人的忧郁心情很合适。这可能是我当时关心马勒的理由之一。
《大地之歌》的歌词是根据德国诗人Hans Bethge写的《中国的笛子》(Die chinesische Flöte)。Bethge的生平我知道得不详细。他在这本诗集中自由地改变唐代诗人,李白、杜甫、孟浩然、王维等等的作品。《大地之歌》第三乐章是根据李白的诗。不过Bethge改了很多,我没看到唐诗的原型。苏联的音乐家、德米特里•肖斯塔科维奇(Dmitri Shostakovich)的作品我也很喜欢。他年轻时作了《根据日本诗人的诗集的六支歌曲》,这支歌曲的一部分也根据Bethge的诗集。听说第六曲〈死〉根据大津皇子(日本古代史上的皇子,他受到谋反的嫌疑,就自杀了)的绝命诗。这支歌曲也阴阴郁郁的。
欧洲的“世纪末”艺术思潮有很多的忧郁艺术家,有的人特别关心“东洋”的虚无感。但是他们自己的感情投影在异世界的“东洋”,这未必跟原来亚洲的思想一样。我们可以在这个差距上看出所谓“东洋主义”(Orientalism)的一种形态。这可能是奇妙的现象,不过我关心的就是这个差距。
| 固定リンク
「音楽」カテゴリの記事
- 中川右介『戦争交響楽──音楽家たちの第二次世界大戦』(2016.05.15)
- 中川右介『国家と音楽家』(2013.12.09)
- 【雑記】雲崗石窟の江文也と崔承喜(2013.10.17)
- 松原千振『ジャン・シベリウス──交響曲でたどる生涯』(2013.10.14)
- 【雑感】萩谷由喜子『諏訪根自子──美貌のヴァイオリニスト その劇的な生涯』、深田祐介『美貌なれ昭和──諏訪根自子と神風号の男たち』(2013.05.26)
「中国」カテゴリの記事
- 【七日間ブックカバー・チャレンジ:七日目】 中薗英助『夜よ シンバルをうち鳴らせ』(2020.05.28)
- 王明珂《華夏邊緣: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》(2016.03.20)
- 野嶋剛『ラスト・バタリオン──蒋介石と日本軍人たち』(2014.06.02)
- 楊海英『植民地としてのモンゴル──中国の官制ナショナリズムと革命思想』(2013.07.05)
- 広中一成『ニセチャイナ──中国傀儡政権 満洲・蒙疆・冀東・臨時・維新・南京』(2013.07.03)
コメント